“权利越大,责任越大,你也切莫开心太早,若是将来教出来的学生有忤逆谋反之辈,你这颗脑袋怕是掉的也很爽快,所以京师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都非常重要,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人品和道德素质培养,仁德礼仪律法兼顾,争取让每一个毕业出来的学生都是厚德载物之谦谦君子,而不是巧言令色溜须拍马之辈,宁可无才、但不可无德,宁缺、毋滥,这便是本侯的忠告!”
“是是,多谢侯爷今日之教诲,平一定谨记在心!”陈平抹着额头的虚汗连连点头。
“笃笃笃……”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进来~”陈旭将报纸收起来放到一边。
“侯爷,冯相安排人送来一封紧急奏书,薛郡太守突然病故,急需奏请陛下委任一位新太守履职!”中书省一个官员拿着一份奏书急匆匆进来禀报。
“好了,你这份策划书本侯会拿回去仔细看,过几天再找你详谈,京师大学的其他准备工作也要赶紧完成,教师、教材、后勤、管理、学生名单等等争取在一月底之前一切就绪,在二月中旬可以正式开学!”
“是,侯爷!”陈平看见陈旭有公务办理,于是也敢继续打搅,站起来拱手告辞。
“记住,京师大学一切筹备从快,缺人直接拿本侯的手令去三省六部或者其他署衙征调……”
陈旭说话之时刷刷写下一封手令,然后打开抽屉拿出自己中书省丞相的黄金大印哐当一声盖上一个鲜红的大印丢给陈平,然后像赶蚊子一样将陈平赶走。
京师大学是陈旭策划为大秦培养行政官员的摇篮,从郡县中学大学考核招收一部分平民学员,然后加上勋贵家族的子弟组成的郎职,共同构成学生主体,当然最近几年因为下面的郡城大学开设的不是很积极,而且规模也都不大,因此京师大学的学生部分还需要通过自己招录,招录的目标就是不断从全国涌到咸阳来的百家门徒和平民学子,而且年龄放的很宽泛,十七岁以上四十岁以下都行,这些自主招录的学生并不管地位和出身,只要考验合格便能够入学,免除学费和一切生活开支。
京师大学的招生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放出了风声,报纸上也有过宣传,因此全国各地有志于从政的百家门徒和平民学子都在不断往咸阳跑,而招生和考试地点安排在文学院,每个学科报名的都有,甚至五大学院也有不少学生会参加考试准备到京师大学继续深造,将来毕业便有一个郎官的身份,分配下去就算是最低阶的官员了,这个巨大的诱惑下,近一年来文学院几乎每天都车马不断,操着全国各种口音的学子如同进京赶考一样络绎不绝。
一千人,这是京师大学首期招生的数量。
但根据文学院统计,前来报名和参加考试的至少有两万余人,文士阶层大量涌入咸阳导致整个咸阳的文化混混有泛滥成灾之势,各个曲园杂舍每天都有人高谈阔论畅聊天下大势,争执辱骂拔剑斗殴简直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不过好在京师大学招收不了,但陈旭这次回来之后奏请大秦都市报社升级改造,除开报纸之外又增加了七八个专业杂志编辑部,而且又组建了南方商报集团,各个编辑部不断招收能写会侃的文士加入,也大大缓解了咸阳的气氛,闹腾的情绪才逐渐平稳下去。
而随着京师大学开学,图书馆开业,大礼堂完工,还会陆续招募一些社会人才加入,再加上五大学院每年都有招收大量学生,而每年毕业的学生又被安排奔赴全国各地担任各种文吏和匠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咸阳人才只进不出的局面,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咸阳的学术气氛越发高涨的同时,民间的争吵和喧嚣却越来越少,基本上看不到以前那种百家门徒汹汹来往吵闹的场面,就连以前跳的最凶的儒家门徒都响应陈旭的号召,大量离开咸阳到全国各地开设私塾学院当老师去了。
一旦京师大学筹办成功,加上卫生院、工学院、农学院、文学院、科学院这五大学院,基本上就完成了大秦的教育布局,再如果全国郡县的大学中学小学陆续筹建起来,十年之后,整个大秦的教育体系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国家教育就会彻底取代百家门徒各自为政的传承体系构成教育主体。
陈旭相信,只要国家足够重视教育,在强大国家机器面前,百家门徒都是渣渣,最终都会被他融合在一起,融汇百家之长,形成一种礼法治国的新派系成为主流思想,而这些接受新思想的人参与到大秦的治理和建设之中,大秦才会彻底脱胎换骨真正走向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