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推着独轮车,车上躺着的是他老娘,老娘的怀里抱着三岁的小儿子,身后紧跟着他的婆娘,牵着七岁的大儿子。
一家人在黑暗之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只穿了一件单衣的周洪埋头推车,身上那件破烂的袄子,此刻正垫在独轮车,让老娘躺得更舒服一些,唯一的一件蓑衣也盖在了爷孙身上。
空中飘浮着牛毛针般的细雨,落在人身上,一不小心,便会受寒,过后必然是一场大病。
老人孩子是断然受不得这样的折磨的,真要撞上了,只怕便是死路一条。
身边,不时有人越过他们向前跑去。
这些都是逃跑的人。
准确的是说,是往亳州那边跑。
他们都是原京东西路下宋县的百姓,不过现在宋县等地,都成了赵王的地盘。
如果还有一点点活路,谁会在这样寒冷的雨夜逃亡呢?
要是让当地的官吏或者驻扎的军队发现,下场都是凄惨无比。
可是比起被发现抓起来相比的风险,跑,似乎前景更光明一些。
原本的日子不是这样的。
周家也算是小康之家。
除了家里有几十亩地之外,周洪还会一些篾匠的手艺,每日在田间地头劳作回来之后,他还坐在自家的小院之中,编织一些簸箕、堂窝、筲箕等各式各样的器具,然后由老娘拿去集市之上卖掉。
堂客也是一个能干的人。除了帮着他干活之外,还有一手好茶饭,特别是擅长做一些风味小吃。从河里捞起来的小鱼儿,其它人家大都拿其喂了鸡鸭,家里堂客就别出蹊径,将这些小鱼小虾洗净碾成沫,然后配上一些他也搞不清楚的各类左料,密封一段时间之后,便成了美味之极的鱼酱。
小鱼儿是河沟里捞的,大部分的左料也都是从田间里头采摘来的,看起来完全不搭的这些东西,混合在了一起,却成了下饭的最佳物事。
每到菜肴青黄不接的时候,这种鱼酱便成了左餐好物事。
自家吃不完,拿去集食上卖,一年也收获颇丰。
他家,在本地,可是让人羡慕的家庭。
别人一年下来,能混一个肚儿圆,不欠帐便兴高彩烈。
他家,每年可都是有余钱。
周洪甚至已经作好了准备,让儿子去启蒙读书了。
也不求能儿子能考中功名啥的,只要能识字了,以后便能去城里寻一处做事的地方,比在田里求食,怎么也要强出不少。
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在去年轰然垮塌。
周洪并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只是知道辽国人打来了,一路打到了皇帝住的地方,把皇帝还有好多贵人都捉走了。
这些人被捉走,周洪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
而辽人也并没有到他们这里来,对于那些逃过来的人嘴里穷凶极恶的辽人,他们虽然有些害怕,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切肤的感受。
只是心里有些庆幸而已。
管着他们的官吏也没有换,还是那几个,但却是听着一个什么赵王的命令。
过去都是说官家,说皇帝陛下的。
哦,皇帝被人捉走了。
这个赵王据说是辽国的皇帝封的。
原本这一切,与周洪他们都没什么关系的。
谁来了,他们这些小民,不都是要种地纳粮吗?谁来了,也得要他们缴税服徭役吧!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周洪开始切齿痛恨起来。
税赋突然变重了,各种各样的税赋,加在一起,比过去已经多了数倍,也就他家还有些节余,尚能勉强应付,而周围的邻居,交不出来税的,便被捉了去枷起来示众,然后还要押去修城筑路。
不到一年,周洪家里已经被榨得干干净净,家里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没有粮了。
家里所有的粮食,开始是要求纳粮,然后变成了强征,最后变成了明抢。
而且当初捉去修城筑路服徭役的人,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
听说,接下来又要征发人去服徭役了。
早先周洪家里只有一个成年男丁,所以还没有征到他的头上来,但听一个在城里做衙役的朋友说,马上要征的徭役就不管这些了。
周洪怕了。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母,下有稚子,真要被弄去服徭役,只怕一家人就全都完了。
跑!
跑到隔壁的亳州去。
那里不归赵王管,而且那里的人,听说还跟赵王关系很不好,经常打架。
关键是,毫州那边,还是大宋的地盘呢!
不比不知道啊,以前老是骂朝廷,骂官府,现在原来的朝廷官府没了,新的来了,才知道还是原来的好。
周洪推起了独轮车,把老母稚子放在车上,领着妻、子,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而这一路之上,他才发现,原来逃亡的人,有这么多。
越是靠近亳州的时候,逃亡的人便越多。
周洪多了一个心眼,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在绝大部分人都找地方躲避风雨的时候,他却决定赶紧跑。
人太多了,肯定会有人管的。
官府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逃跑。
他们可是要缴粮,纳税,修路,筑城的人,他们跑了,官府找谁去干这些事情呢!
疲累之极,两条腿发软,身上的单衣早就被湿透了,可是他却不敢停。
前面出现了亮光,那是点在半空中的气死风灯,在风中摇来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