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的一场大雪早已将天地覆盖成白色,虽然天寒地冻,却也使得夜晚的西辽泽处于较高的可视度内。也正是得益于这样一场大雪,严重缺乏补给的契丹人才在东山争夺战中败北,数百名契丹士兵被营州军全歼于此。东山失手之后,西辽泽内的契丹部众可谓大势已去。
在此起彼伏的丘陵之间,依稀可见一处处契丹营地,成片的皮帐在夜风中瑟瑟发抖,说不出的凄凉。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只要依据契丹人扎营的形状,便可大略推测出西辽泽内的地势了:哪些是可以行走的通道,哪处是隐藏在雪下的沼泽,基本上一清二楚。
虞侯司的一众参谋们正在山顶上抓紧时间绘制西辽泽内的地形图,他们时而小声向契丹向导征询意见,时而三三两两对着泽内指指点点,时而埋头挥毫,一张张用奚车改造而成的简易行军桌上点满了油灯。
李诚中独自立身于山顶最高处,身后五六步外站立着一大群军将,虽然没有严格的区分过各自的站立序位,但这群军将却很自觉的依照各自官职依序排列了好几排。除了教化司考功处的虞侯外,也许很少有人能够清晰明了的将数十名军将按次序排好位置,但其实并不用专人来排序,这些军将或许不知道别人应该站在哪里,但稍微比较一下同级的同僚,便自动寻到了自己的站位。
比如第一排只有三个人,姜苗、张兴重和钟韶,而这三个人的站位也有讲究,张兴重居中,左首是姜苗,右首是钟韶,其中钟韶比张兴重和姜苗二人稍稍错后半步,这一点点错后的距离,不仔细瞧是瞧不分明的。这点区别既是营州高层公认的,也是这几个人自己心知肚明的。
自东征渤海之后,营州军内部逐渐流行开了“三个半巨头”和“六大腹心”之说,“三个半巨头”就是指张兴重、姜苗、周坎和钟韶四人,张兴重是头号巨头,姜苗和周坎紧随其后,这三人牢牢占据着三司之首的职位,是无可辩驳的三巨头,钟韶因其战功和对李诚中死心塌地的忠心也与上述三人相提并论,只不过在资历上有所欠缺——他不是李诚中原健卒营老酉都的弟兄,故此只能算半个。
“六大腹心”说的是孟徐兴、焦成桥、王义薄、周小郎、解里和高明博。
前四人是李诚中控制营州军这支核心主力的带兵重将,是名副其实的腹心,其中王义薄军功稍差,但其资历极为深厚,当年在魏州城下便与李诚中和姜苗相交密切,仅凭这份资历,便足以傲视群雄了。
解里是白狼山军校骑兵和箭术总教官,同时也是怀约联军中的统兵大将,是李诚中联合关外各族群的一面旗帜。
至于高明博,只要看一看他掌控的是什么衙门,便可知其在李诚中心目中的地位。
除了“三个半军头”和“六大腹心”之外,营州军内部还有“十将头”一说,即指深得李诚中信任、在营州军中素孚名望的十个军将。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十将头”中究竟是哪十人,却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形成公论。
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营州军左厢都教化魏克明、右厢都教化李定难、右厢都虞侯刘金厚、虞侯司作战处从事冯思友、后勤处从事赵弘德等五人都始终忝列其中。其他如韩延徽、萧哲元、杨可世、郝先恩、冯术、朱原宥、薛继盛、文嗣朔、王安虎、秦月山等,甚至赵原平都曾名列榜间。
这样的名号代表了他们在军中的威望,同时也很直观的反映到此刻的站位。第二排居中的就是“六大腹心”中的前五人,高明博在柳城,否则他也会很自然的站位于其间。他们身边左右是几个厢一级高级虞侯参谋,再两侧则是怀约联军八虞侯中剩下的几位。
第三排是一大堆营级指挥,各营的同级参谋虞侯等军官则站到了更靠后的第四排位置。
包括滑哥兄弟、乞活买等人在内的契丹亲唐派各部头领和贵人则另成一群,站在李诚中的侧后方,而撒兰纳等库莫奚、室韦等部首领却远远的站在另一个方向,与营州军将和契丹人远远分开。
此刻冰天雪地,就算是身披着狐毛大裘,李诚中仍是感到一股忍不住的冷意,他搓了搓手,冲冰冷的手掌上哈了口热气,将大裘往肩上又拉了拉,张口道:“善能法师......”
善能法师从滑哥兄弟等人身后闪出,缓步来到李诚中身边,低头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都督有何吩咐?”
善能的密谍身份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在场人中更是只有李诚中和张兴重知道根底,所以李诚中仍以“法师”称呼他,而他也继续装模作样的假扮大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