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下保州后,李存率领大军径直来到了中山府城下。
中山府城中的守将是詹度,他不仅率领全城军民坚壁清野做好了与中山府城共存亡的准备,更是用浇水成冰的方法将中山府城变成了一座冰城。
就这样的冰城,哪怕李存拿炸药包去炸,都炸不开。
退一步说,哪怕李存炸开了一部分,只要詹度率领中山府城中的军民再浇上水,那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将炸开的缺口给修复了。
而且,冰城到处都是站其上稍稍不注意就会摔倒的冰面,就是想强攻,都没办法强攻。
说真的,李存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头一次对一座城池,如此没有办法。
这让李存不禁感慨,历史上,如果赵佶不是支持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而是支持詹度成为燕京的军事第一人,亦或者就让詹度来当燕京的守臣,金人是否就没有南下的机会了?
在这广阔的华北平原上,李存所率领的四五万铁骑可以任意驰骋,但让李存头痛的是:很多城池,就像一道道障碍,让李存和他的铁骑不得不放慢脚步。
这其中,河北三镇——真定、中山、河间,更像是三颗钉子,死死地钉在李存刚要策马加鞭的地方。
如果换成一个求稳的统帅,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跟河北三镇死磕到底,将这三根钉子一一拔掉,然后再继续南下。
可熟知这段时期历史的李存却知道,河北三镇这三根钉子真不是那么好拔的。
中山府守将詹度,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智将,他一招浇水成冰,就让李存在明年开化以前拿中山府城一点办法都没有。
真定府守将是刘韐,也是一个难缠的角色,历史上,他守卫的真定府,也是让金人望城兴叹。
历史上的河间府守将是陈遘,后来陈遘又接替詹度成为中山府守将。
当时,整个河北,到处都是金国的铁骑,其它地区全都被金人所占,只有中山府城和河间府城,像两棵小树苗,孤零零地立在那里,随时都在遭到狂风暴雨的摧残,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陈遘率领中山府军民一直苦苦坚守了两年零四个月,他们吃战马、吃树皮、吃草根,吃一切能吃的,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就这样,金人都没能打下陈遘守卫的中山府,而是出现叛徒杀死了陈遘一家十七口,中山府城才被攻破。
最后,金人看到陈遘的尸体都敬畏的说:“南朝忠臣也。”,恭恭敬敬的收敛起陈遘的尸身,将他葬在铁柱寺。
不过,此时的陈遘已经被李存给收服了,丢到中南半岛,去镇守大乾王朝的南疆了。
那是不是说,河间府城就好打了?
不好意思,河间府城的守将,虽然不是陈遘了,但也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历史上,就是此人从陈遘手上接过了河间府,使得“河间保卫战”守了十四个月,在金军俘获赵佶、赵桓北返的途中,他们还试图用皇帝的命令让河间府(以及中山府)的军民开城投降,可是,却没一个人听赵佶和赵桓的命令,最后落得全城战死,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结局。
河北三镇不是不能打,但肯定不是轻易就能打下来的。
关键,熟悉这段时期历史的李存清楚,河北三镇虽然如鲠在喉,让自己很不舒服,但绕过此三镇,对整个战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关键的关键,李存着急南下将赵氏一锅端了。
所以,鉴于河北北部已经被李存给彻底收复了,李存令韩世忠率领部分金吾军南下将河北三镇给锁上,而李存则率领大军继续南下,长驱直入,直扑东京汴梁城。
李存要孤军深入,肯定遭到了很多保守的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李存是大乾王朝的皇帝,关系重大,绝不能以身犯险。
当然,也有不少人支持李存这个大胆的战略战策。
这其中又以最想表现他自己的郭药师最为积极,他劝李存道:“宋朝未必有备,汴京富庶及宫禁中事,非辽国之比,今陛下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势,急趋大河,将士必破胆,可不战而还。苟闻有备,耀兵河北,虎视宋朝,以示国威,归之未晚。不如姑行。”
李存没有浪费口水去跟那些不支持自己这个大胆的战略战策的人解释什么,而是直接下令:继续南下。
……
与此同时,岳飞仍在锁着太原城。
在此期间,岳飞也没有闲着,他把太原城附近的所有县城、堡寨、关隘全部打通,使其彻底跟云地连成一片。
最近这段时间,岳飞正在研究怎么攻打由折家军控制的麟、府、丰三州。
如果岳飞能将这三个州打下来,那么大乾王朝在河东北部地区的统治就将变得安稳了。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大乾王朝要跟西夏接壤了。
另一边,自从岳飞击败了孙翊,又在汾河北岸交城一带连续击败了折可求、刘光世等所率领的六万多援军了之后,赵宋王朝新的援军迟迟不见到来。
这使得张孝纯心急如焚,他很怕哪天,岳飞突然不锁城了,改为攻打太原城。
那样的话,太原城十有八九将会沦陷。
而王禀却不像张孝纯那样患得患失,他偶尔还会率领一队轻骑出城偷袭一下锁城的乾军。
前天,王禀还捉了一个乾军小校回来。
从那个乾军小校的口中,张孝纯、王禀等太原城中的人,不仅得知岳飞已经将附近的地区全部打下了,还得知李存已经亲率大军南下伐宋了。
张孝纯得知这些事情了以后,心情非常沉重,他感到太原城已危在旦夕。
为了避免更大伤亡,为了防止乾军屠城,张孝纯产生了开城投降的念头。
这天,张孝纯召集诸监司开会商议开城投降一事。
王禀得知后,立即率领刀手五百人来到知府府衙拜谒张孝纯。
王禀让刀手们列队于府衙门前,他大声问道:“汝等欲官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立功,则官可得。”
王禀又问:“汝等欲赏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御敌,则赏可致。”
王禀接着又说:“汝等既欲官,又欲赏,宜宣力尽心,以忠卫国。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
众人举起大刀回答:“愿以此戮之!”
王禀问:“如禀言降,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