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纪事报”的布莱恩-巴洛在报道之中写到,“兰斯洛特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宣告自己的才华已经消耗殆尽了!选择了一部‘疯狂的麦克斯4’,显然,这不是一部奥斯卡作品,同样,这也不是一部能够在票房方面有所建树的作品。现在看来,兰斯洛特绝望地想要证明他的恃才放旷是没有人可以抵挡的,没有任何人;但残酷的现实会告诉他,这是生活,不是电影。”
“纽约邮报”的梅根-莱曼没有掩饰他的担忧,“作为一名风格独特的导演,兰斯洛特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但这一次他是不是太过急切了?乔治-米勒曾经为‘疯狂的麦克斯4’注入惊人的能量,但终究只是一部小众邪典作品;兰斯洛特即使能够重新唤醒这套系列电影的生命力,但想要在北美市场赢得认可,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自信与自大,仅仅只有一线之隔。”
“名利场”的资深记者乔纳森-杰拉德更是语言犀利,“葬送前程!兰斯洛特的作品选择总是出人意料,似乎从来没有人可以预料到他的动向,可即使是对兰斯洛特来说,选择‘疯狂的麦克斯4’也更像是一次自杀举动,而不是突破创新。在‘罪恶之城’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情况下,似乎整个好莱坞都已经敞开了大门,一条成功大道已经铺就在兰斯洛特的面前,但他却选择了亲手埋葬自己的前程。”
可以看得出来,乔纳森的报道之中再次出现了六大电影公司的身影,所有记者都在暗示着,如果兰斯选择向华纳兄弟、索尼影业妥协,成功唾手可得;但现在兰斯不仅没有接受提案,而且还破格选择了“疯狂的麦克斯4”,所有的举动在人们眼中看来,完完全全就是失心疯了。
不仅仅是“旧金山纪事报”、“名利场”这些西海岸的媒体,即使是东海岸的媒体们也无法理解兰斯的选择,似乎所有人脑袋上都有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为什么是“疯狂的麦克斯4”?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都不是一部能够夺取票房的作品,也不是一部值得挥霍两亿的作品,更不是一部能够扭转乾坤的作品!即使兰斯想要打破六大电影公司的封锁,“疯狂的麦克斯4”也不是正确的选择,更像是……绝望之中的慌不择路。
所以,兰斯真的被华纳兄弟、索尼影业逼到了墙角?
当“疯狂的麦克斯4”逐渐露出真面目之后,全美足足有八十一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其中四十九家都不看好兰斯的选择;还有二十三家媒体则表示了观望态度,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仅仅只有九家媒体表示了积极肯定的态度——清一色全部都是来自东海岸的媒体。
仅仅只是这一个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似乎所有媒体都已经认同了一个事实:兰斯已经失去理智了,华纳兄弟为首的大型电影公司真正地将兰斯逼上绝路,不愿意妥协的兰斯于是不管不顾地做出了如此疯狂选择。
“纽约时报”的哈维尔在评论之中表示了深深的好奇,“我至今都记得,当初兰斯洛特出现在里约热内卢,专心致志地投入‘上帝之城’的拍摄,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位导演会抛弃北美的诸多项目,选择到巴西来完成这部贫民窟作品的拍摄?为什么这位导演会选择了这样一个边缘世界的题材进行拍摄?为什么这位导演会采用全部业余演员来进行拍摄?问号,满头都是问号,似乎除了疑问,还是疑问,他的行为根本找不到任何解释。
这一次似乎我又回到了这样的处境之中。为什么?为什么这位导演会在事业巅峰期选择了这样一部剑走偏锋的作品?为什么这位导演会看中了一部描写末日废土的作品?为什么这位导演会愿意挥霍两亿美元来打造这样一部看起来与主流市场格格不入的作品?为什么!一个接着一个问号,根本找不到解释。
但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和兰斯洛特的区别。他拍摄出了‘上帝之城’、‘借刀杀人’、‘罪恶之城’这样风格独特却又精彩绝伦的作品,而我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影记者;他用灯光、用色彩、用构图构建出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却又与现实社会相互影射,引发了无数深远的思想,而我仅仅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影爱好者。
兰斯洛特的想法我永远都无法理解,只能被动接受,跟随着他的脚步、他的镜头去揣摩那个神奇的世界。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所以,我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是‘疯狂的麦克斯4’,这位导演将会构建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来震撼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