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秦国,注定是要载入史册,成为改变百余年秦国统治基础的浓墨重彩的一月。
邓氏家主邓洪被调离边军,回到雍都,同时却又被封为开平王,遥领开平郡,许开平郡税赋自治,同时统领全国军队,也就是说,邓洪替代了李挚以前的位置,但却有了李挚没有的荣耀,那就是成为了秦国历史上第一个异姓王。
邓朴在离开军队近两年之后,再一次回到了边军,接替了父亲邓洪的位置,事实上,开平郡便已经成为了邓氏的私家领地,税赋,官员任命尽数由自己作主。
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卞氏职务的变动。从表面上看,卞氏在这一次秦国内斗之中一败涂地,举族被逐出了雍都,离开了秦国的权力中心,由原先力压邓氏的秦国第一大族沦落至地方豪强,但不能不看到的是,卞氏是带着两万雷霆军抵达秦楚边境的。卞无双接替儿子卞文忠成为了秦楚边军的统帅,十万边军加上两万雷霆军,亦落入卞氏之手,同时,落英山脉秦地一侧的清河郡郡守亦由卞无双摄领。
如此的安排,秦国事实上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卞氏虽然在一场内斗之中落败,但却败而未僵,实力仍然不容小觑。其实从根本上来讲,秦国从以前的三角鼎立变成了现在的两强对峙,卞氏与皇室经过一次的事情,更加牢牢的绑在了一起,卞氏在失去了威胁皇室的能力之后,反而会让皇室更加放心的使用他们。而邓氏虽然赢得了这一次内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也彻底走上了与皇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而邓方的死,更是让邓氏失去了一大臂膀。在邓氏之中,邓洪虽然是家主,但实际上,邓洪常年统带边军,整个家族的运转,运筹帷幄都是由邓方在负责,而且邓方是秦国情报组织的头子,邓方死后,他所担任的监察御史一职,没有再任命新的人手接任,而是改由了皇太子马超亲领。没有了情报上的大力支持,邓氏以后也就失去了最明亮的一双眼睛。
李挚在自知难以幸免之后,杀了邓方,准确的掐在了邓氏的七寸之上。无论是邓洪,还是邓朴,都缺乏那种在政治之上掌控全局的能力。
邓府已经成了雍都之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地方,而在不久以前,这座大府还是雍都之内门可罗雀的地界。虽然邓氏在边军之中拥有极大的力量,但在雍都,却被打压得极是厉害,沾着邓氏边儿的人,全都被死死的压着不能翻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邓府之外,可是车水马龙。无数官员蜂涌而来,谁都想敢紧来抱一抱这个新鲜出炉的大腿。
如果邓方犹在,肯定是要大开门庭欢迎这些过去对邓氏避之不及的家伙们,哪怕心中鄙夷,脸上也会笑嘻嘻的将他们迎进门来,大加接纳。但现在,邓方已经成了邓氏大堂之中一具巨大棺椁之中的尸体,而无论是邓洪还是邓朴,都是典型的军人作风,对于这种墙头草纵然说不上深恶痛绝,也绝不愿意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邓府之中。
能进入邓府大门吊丧的,只有以前那些被皇室和卞氏联手打压的失意的邓氏一系的官员们。守得云开见月明,虽然脸上一个个充满了悲痛之色,但心中却着实兴奋。每一个人都深深的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灵堂旁的偏房之中,开平王邓洪脱掉了甲胄,穿上了便服,却更显苍老,头发稀疏而雪白,脸上皱纹堆挤在脸上,昔日锐利的双眼,此刻也显得浑浊了许多。
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让这位秦国功勋老将,也有些坚持不住了。
坐在居中的椅子上,双手扶着椅背,眼睛却穿过打开的门,看着大堂正中被香烟缭绕的棺椁以及跪在枋椁两侧的邓方的妻儿。
在他的下首,邓朴以及邓系的官员们分坐两侧相陪。
“李挚啊李挚,你我相交一辈子,临到末了,居然是你亲手杀了我的儿子,我邓氏,在你心中,难道就是会祸乱秦国的根源么?”他愤怒地低声道。“我邓氏只不过是想集全国之力,一振大秦之威,为什么到了你哪里,却认为这是我邓氏想要谋逆的证据呢?大秦,靠着卞氏这一些尸位素餐之人,就能永保国运?”
屋子里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李帅啊李帅,你错了,大乱已起,大变已至,如果按照你的那一套,仍然不能将全国之力集中到一齐,我大秦才会真的完了。纵观齐楚明,那一个国家不是集权统一,一声令下,全国莫不敢相从,只有我们大秦,因为你李挚的缩首缩尾,才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啊?牵制,平衡,带来的便是内耗,你做事,他扯后腿,怎么可能成事?你马上就要死了,却还要摆出这样一副架式来,哈哈哈,当真可笑。”
邓朴沉声道:“父亲,皇帝授予您开平王,看似百余年秦国的第一个异姓王的殊荣,但着实是包藏祸心。开平是我们从前越抢来的领土,现在前越尽数归明,明国秦风,必然会想着将这块土地收回去,现在他力有未逮,但不代表他将来不会这么做,一旦他平定了国内之乱,巩固了国内统治,国力一旦增强,眼光必然会投到我们身上,这个开平王,就是一个药引子。”
“是啊,这个眼药可上得不轻。税赋,官员尽数由我开平王作主,那是将开平郡作为我的邓某的私人领地了,如此安排,是想破坏目前我们与明国的合作,使我们双方心生嫌隙,从而将明国拉过去。但这是阳谋,摆明了就是这样,但我能不要开平郡吗,不要的话,如何养军?如何强军?”邓洪叹道。“当今之计,只有让我们更加强大,强大到明国不敢轻易启衅就行了。你去了开平郡,当秉承这一策略,该给的都给,不能让的一丝儿也不能让。”